教授刘建亚

发布日期:2013-11-2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人类头脑的光荣--记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刘建亚

    刘建亚 1964年生于河北固安,1984年获河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1995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96~1998在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校聘关键岗位教授。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2年被评为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3年教育部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活动,山东大学的刘建亚入选,成为全国高校100名教学名师之一。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刘建亚又出席了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隆重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暨青年先模表彰大会”,荣获第八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当代著名数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沙纳克教授在写给山东大学校长展涛的信中也提到:“建亚的学术研究已经走上一条前途远大的道路。在中国的研究者中,他是惟一能将经典解析数论和当代自守形式成功结合的人,我相信他将成为自守形式理论研究的带头人”。而刘建亚却经常对学生讲:“一生中一个人只要认认真真地干好一件事就足够了,可以用10年、20年的时间去想这件事。”

     这件能让刘建亚“10年、20年去想的事”就是数学。这得益于他少时特殊的环境和经历。

     上小学三年级时,在“合堂教学”中旁听的刘建亚因能回答出四年级学生解决不了的数学题而得到老师的赞许,他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萌发了最初对数学的兴趣。至于将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则缘于初中——数学老师借给他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这位教师可能没想到,就是这篇文章决定了一个少年一生的路。

     从此,刘建亚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高中时就自学了《微积分》,考进了河北师大数学系。随后的15年时间,对刘建亚来说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他认为,做数学,除了要有一定的智慧外,更要有耐心、有毅力,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新的想法。而思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数学问题思考的积累,二是“功夫在书外”。

     1994年刘建亚着手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选题是关于非线性素变数三角和在小区间的估计。尽管几代数学人对此已有所探索,但其中的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导师潘承洞寄希望于刘建亚突破“三次方以上的一般情形”。

     随后的4个多月,在时任刘建亚执行导师展涛的具体指导下,刘建亚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最终解决了这个存在了60年的问题。在论文答辩时,潘承洞感慨地说:“这个问题我年轻时做过,很难的!”这是刘建亚惟一一次听到导师的表扬。

     像这样艰难突破的研究还有一次。1996~1998年他在香港做博士后研究,研究计划包含美国数学家盖拉格1975年提出的一个猜想,即每个大偶数都可表成4个素数的平方与k个2的方幂之和。这属于当前数论领域未解决的问题之一。但越有挑战性的东西对他越有吸引力。刘建亚一头扎了进去。大半年了,还是进展不大。最后,就连他的合作者、香港大学廖明哲教授也沉不住气了,可刘建亚仍在苦苦支撑着。有一天,他到图书馆翻阅期刊,突然,一篇法文文章吸引住了他的目光,直觉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刘建亚急忙飞快地跑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廖明哲。看到他虚弱而又近乎冲动的样子,廖明哲生怕出什么事,一再说道:“要冷静,要冷静。”那一晚,他们彻夜无眠。刘建亚仍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不懂法语就完了!”

     近几年,刘建亚在数论领域已收获颇丰。在今后5年中,他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开辟将自守形式及一般的L—函数应用于堆垒素数论研究的途径;研究自守形式及一般L—函数的解析理论,且使之适合堆垒素数论研究的需要;研究包括偶数“哥德巴赫猜想”、“华林—哥德巴赫问题”在内的堆垒素数论问题。

     这又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但刘建亚无悔。在给毕业生写“留言”时,他以《论语》中的一段话相赠共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上一条:杨晓春博士后
下一条:李军林教授